All for YANCHEN

A place for YANCHEN famdom

18 July 2020

【完结】相爷 Chapter 4

by 三山归来客

涉川





古薰儿翻身下马,骏马呼出的热气喷在门口石狮子的鬃毛上,薰儿取下了挂着的半熄未熄的灯笼,推开将军府的门。

一个鹅黄色的身影扑了过来,小姑娘穿得毛茸茸的,像个小鸭子,在庭院的雪地上留下来一串小脚印:“姐姐姐姐你终于回来啦!天都要亮了……”

薰儿抱了抱慕青鸾。

青鸾年纪还小,娇巧可人,缩在薰儿的怀里,头顶刚好碰到姐姐的下巴,她的小手环在薰儿的腰间,小姑娘感受到了薰儿披寒风归来冰冷而僵硬的腰身,她抬起头,清澈动人的大眼睛眨了眨:“姐姐,遇到什么事了吗?”

古薰儿自小就是这样,有郁结之事盘亘心头的时候,全身肌肉都是紧绷的,像一只蛰伏在暗处,随时准备给出蓄力一击的猛兽。

薰儿微微点了点头,她摘掉了右手的护手,用冰凉的指尖碰了青鸾的脸蛋,勉强地笑道:“鸾鸾一夜都在等姐姐?”

“是呀!”青鸾拉着古薰儿进屋子,屋子里比屋外暖和很多,“我还熬了粥!马上就好,我给你端来!”

薰儿将骑乘的护具和斗篷脱下,看到了穿在身上的是朝服。

她的脑子仍旧有些乱。

现在的局势错综复杂,她无比渺小,人微言轻,在王朝这个庞然大物之前仿佛尘埃。

古家世代忠良将。

她捏了捏眉心,她想要看清局势,现在皇帝陛下的意思很值得琢磨,收缩国土这种政策不知道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被奸臣贼人所惑。

如果真的有奸贼,那这个战局未定就要割地赔款的主和派人士,会是谁呢?

她不是不懂得弃卒保车的意思,恰恰相反,她从小深谙兵家之道,可是两军对垒,声势已经顶上去了,怎么可能这个时候不战而退?

况且北蛮人因为今年的雪灾草场基本没有收成,全力进攻必然已经把所有的力量堆到前线,甚至已经透支了国力,开春要想有个活路必然只有进关抢劫这一条。

北蛮之国地广人稀,人口甚至仅仅和风朝北域两省持平,即使他们凶悍异常,但国力如何能与泱泱九州相提并论,我们是有一战之力的,只要中央拨的款足额。

她现在想要保下国土,保住父亲,最好还保存住古家军的实力……

她自嘲地苦笑了一下,哪里会有这么十全十美的事情。

为国土战死沙场不可怕,甚至这是古家忠良们的至高归宿,只要死得壮烈而有力,他们从来不怕赴死,欣而往之。

父亲出征前就对她嘱咐过,此番凯旋算上等威风,退敌算次等苦劳,溃败算下等罪孽,如果战死,则是无双国士,天命所归。

但是存备的兵马粮草不到两个月就打光了,这打的是什么仗呀!是去送的呀!

父亲可能早就预料到现在朝中的困局了吧。

她攥紧拳头,猛击在桌案上,把端着粥进来的慕青鸾吓了一跳。

慕青鸾将热粥放下,暖乎乎的小手凑过来捧住古薰儿的手,她轻声细语地说:“姐姐不要着急呀……”

薰儿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她说道:“我这次去拜访皇帝,真的好失败呀。”

青鸾笑了笑,嘴角边挂着的酒窝温柔甜美,她说:“薰姐姐已经很厉害啦!”

薰儿的心都要被暖化了,但是战局朝局的步步为营暗潮汹涌还是像阴影一样在眼前挥之不去,她轻轻地问道:“如果,皇帝陛下听信小人而偏废清正忠义良臣,怎么办?”

慕青鸾想了想,说道:“阿爹让我背过,事君之道宜无不备,以其责寄臣工,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我家阿爹的话,应该会写好多文稿,不断上疏,劝谏,直到皇帝陛下回心转意拨乱反正吧。”

薰儿也弯了弯眉眼:“鸾鸾家阿爹不愧是清党之首呀,真知灼见而且脾气又倔又硬,不到最后一刻不对陛下放弃治疗,他的话,陛下应该能听一听吧。”

见到薰姐姐展开了眉头,小青鸾也跟着乐,薰儿又问:“是鸾鸾的话,鸾鸾会怎么做呀?”

小姑娘想了想,有些沮丧:“我没有阿爹那么高明的远见卓识,也没有古叔叔,薰儿姐姐这样骁勇善战……”

“不过!阿鸾也有在认真读书的!以史鉴今,然后尝试作几篇文给阿爹看,上次阿爹还夸我了呢!等我的学业再精进一些!我一定可以帮上忙的!”青鸾认真地说道。

“不过阿爹他什么时候回来呢……”小青鸾抠手手,她的小脸上挂着一丝担忧,“我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薰儿揉了揉小妹子的头,柔软的头发滑过指尖,她微笑着说:“鸾鸾家阿爹公务繁忙呀,又去江南出差去了,他答应回来的时候给鸾鸾带扬州的马蹄酥呐!”

“嗯!”慕青鸾的大眼睛亮了起来。

薰儿说:“这个年让姐姐陪你过,姐姐包饺子一起吃好不好?”

小姑娘扑进了熏儿的怀里,软乎乎的小脸在薰儿的颈间蹭来蹭去。

薰儿心想,要守护的事物又多了一样。

江山,皇帝,百姓,家人,还有慕青鸾……

啊,不管怎么沉重,先把鸾鸾熬给我的粥喝掉再做打算吧!

古小将军,端起白瓷小粥碗,一饮而尽,豪气干云。

窗外,三两枝寒梅傲雪,明艳欲滴。

萧炎差不多是辰时来到相府的,明天就是年初一,一路走来街上很是热闹。

其实比起往年,这光景确实有些不如。

老管家告诉他,药阁老还在书阁,看了一夜的公文。

说着就要去通报,萧炎笑着拉住了老管家:“万归叔您忙,我自己去就行了。”

药尘是被敲门声吵醒的,他一不留神在桌上睡着了。

做了一些混乱的梦,一睁眼时有点恍惚,像是逸散的魂魄被囫囵拉回肉身里,指尖都如坠千金,沉重不堪,他的面前仍旧是小山似的文书案牍。

果真是太累了吗,他微微闭目调整了一息呼吸,再睁眼时眼底又恢复了往日的清冷决绝。

“进来。”他的声音依然有些沙哑。

推门进来的年轻书生高大英俊,笑意盈盈,双眸明亮如晴空朗月,他弯下腰,行了一个敬师礼:“老师,学生给您拜个年了。”

药尘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相爷与这小子结识,也有好几年了。那年春闱前,内阁首辅协理吏部的科考主考官被某个东宫病太子拉出来公款吃喝,太子为饱口腹欲胆敢孤身出宫,身边唯一的小太监都没带。想必,能被太子爷暗中盯梢住的店必然是大店,而春考正是八方游学的举子汇聚一堂之时,大店与客都已经登场,接下来理所应当该操作一番店大欺客了。

风闲和药尘刚进门,就听见大堂之中有人争吵,不过两位爷没有管,径直上楼坐去了。

席间,风闲还想拐骗药尘一起吃花酒,阁老也不说话就冷着个脸,被叫来的那些国内业务顶级的姑娘们也顶不住理政相爷的冷若冰霜,笑脸也都该僵化的僵化了,搞得风闲好没意思,一顿饭吃得匆匆忙忙。

风闲抱怨,跟你这种大忙人吃饭,吃什么都像工作餐。

相爷高冷地放下象牙箸,端起清茶,饮毕,似乎等太子爷一首肯,就离席。

风闲立刻就撒泼打滚了。

但是阁老的“似乎在等太子爷”确实是似乎,当风闲刚开始酝酿愁肠寸断的架势时他就站了起来,准备向这位花天酒地的正统皇族大子孙辞别。

没想到他的拱手还没拱出来,就被太子爷一边一个抓住了手腕。

一向羸弱的病太子其实大多数病在脑子里,掰腕子他断然不会输给区区文官之首。

他钳住药尘,强硬地展开药尘的双臂,于是两个人呈两个“大”字脸对脸。

药尘一双英朗长眉狠狠地拧在一起。

风闲维持着这个奇怪的姿势终于酝酿完了他的愁肠寸断,他开口就如同一唱三叹:“爷,狠心的爷呀!不要抛弃我!我错了嘛……”

药尘清楚地看到旁边两个小姑娘一脸顿悟了的样子,她们嘀咕着怪不得这位白衣公子一直没个好脸色,原来还有内情在,这么想来,青衫哥哥确实不该,还好在渣男的悬崖边及时勒马,勒住!毕竟这白哥哥一看就知是不好哄的主呀。

其实这都是在东宫闲得发毛的太子爷,给他自己的生活加的调味料罢了,药尘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快吃,我等你。”

青哥哥欣然撒手,哼着小曲儿,快乐地进食了起来。

这时楼下爆发出了一阵哄闹,有小姐妹悄悄在拉已经退到屏风外的两个姑娘的衣衫,她们小声说,楼下来了个大才子,仪表堂堂,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还给了堂中说书先生一个下马威呀!

小姑娘继续说,咱们楼里最近客多,待人难免懈怠嘛,不过确实让那位哥哥等久了一点,而且好食材好菜色的,都端上楼给雅座的爷了,下面桌上的品相确实不咋样,他就找大堂经理理论,到这里不都正常嘛,而且年年书生这么多,这帮只会动嘴皮子的老爷们无论有多嚣张只要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打败他们,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嘛,所以说书先生就出对: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然后那个小哥哥,笑了一下,啊!他笑得真好看哈哈。小姑娘捂脸娇羞。

她的同伴小声催促道,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他张口就来了呀,我想想,是:

十店九黑宰八方客,缺了七色六香五味,传及于四三二众,一等名声!

哇!这骂得好爽!另一个小姑娘也娇羞捂脸。

还没完呢!今天值班的王经理一看声势不对,当即下场对峙,让他大考当前小事化了,因为斤斤计较小事而折损了大运气得不偿失,自古贤良都是忠厚之士!

呵!不要脸!这大帽子扣的,气人!小姐妹小声愤慨道,言下之意就是说这小哥哥合理维权不良不贤咯?

对啊!一众看客都闹了起来,不过小哥哥让他们稍安勿躁,然后从背包里掏出笔墨,当场作了一篇文!

什么?提笔就写的?

对啊,从他开始怼说书先生到文章写成总共不过盏茶功夫,现在那篇《治国小鲜说》正在堂中传阅,满堂彩啊!

听说其中的几句,堂中人吵着要去绣个锦旗刻个碑立到我们店门口,哈哈哈乐死我了。

那文章写了什么呀?

哎呀妹妹高看姐姐了,姐姐又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我想想啊,大概意思就是,做菜其中也有好多大道理,甚至可以大到治国。庖师膳人技艺为法,炊材为本源,火候为本位,同大道生法,道为本源,身为本位,以无为为治术,以朴为民智性,身国同治,便可烹小鲜而民自化。

哎呀我记不清啦,我又不是读书人,你想看自己下去看嘛!歌女小姐姐娇声娇气地埋怨道。

药尘微微动了动,风闲叼着一截翠绿玉芹,笑嘻嘻地说:“哪里来的小书生,竟让我们堂堂药大人动了凡心。”

next chapter

back to manu

tags: